从2017年开始,成都、西安、杭州、武汉等城市纷纷发布了人才新政,有的放宽落户门槛,有的直接财政补贴。一年后人才争夺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二线甚至三线城市都不甘落后,开始下场参战。但随之而来的,是这些人才落户掀起高潮的地方,房价首先涨了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超过50城发布了超过历史力度的人才吸引政策,不断升级的财政补贴数字,也昭示了他们“血拼”的决心:兰州对科技型创业高层次人才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南昌市对全职引进或新培育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补贴;珠海提供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顶尖人才可获得600万,经珠海市申报入选“珠江人才计划”团队项目最高配套金额达到1亿……
这些属于高精尖人才的住房补贴奖励,虽然高但是条件苛刻,数量少,所以并不会引起楼市的太大反应,但是,显然各大城市并不仅仅满足于此。
2017年3月,西安市出台了这座城市历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其中包括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等条款。随后,武汉、成都也宣布本科生即可落户,杭州面向落户的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和归国留学人员一次性发放生活补贴2-3万元。同时,南京、天津、长沙、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人才政策。
一线城市中,本科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只要入户深圳,就可以拿到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1.5万元,同时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轮候,不受缴纳社会保险1年的时间限制。于是,许多人都注意到,这些在“拿命抢人”的二线城市大部分都是2017年以来房地产限购的重点城市。尽管房地产市场政策依旧保持高压,但许多城市的人才政策一定程度上还是为“买房”开了绿灯。
例如,年初南京出台新政,提出高层次人才在南京买首套房不再受户籍限制,公积金最多可贷120万元;长沙取消对在当地工作、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购买首套房的户籍和个税、社保缴存限制;石家庄允许本科生及以上在当地购买首套住房不受住房限购政策限制等等。
在一些抢人政策收到实效、人口大量涌入的城市,供不应求导致的房价抬升已经出现。
例如成都,两年来房价上涨一倍,限价的新楼盘一开盘便有人连夜排队十几个小时,部分项目甚至只接受全款支付。而一天落户8000人、三个月增加24.5万人口的西安,房子就更难买了。尽管在统计局发布的3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中,西安环比上涨只有0.9%,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成都、杭州等地普遍出现的要求全款、捆绑销售、开发商暗箱操作等现象。
落户宽松、购房首套不限购、提供购房补贴是如今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发布的主要人才政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战略。从这方面看是无可厚非的,但部分城市人口引进的门槛过低,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吸引人才,而是为了吸引购房者。
比如说连专科生都开放人才落户补贴政策的西安,就有博士表示:人才补贴门槛高,很难申请;那么,在博士都难以保证合理安置的情况下,西安又有多少余力去关注专科生,人才落户政策又有多少是真正为了人才的落户,还是仅仅为了钻限购的空子?
全国限购的背景下本身就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存在,就各大限购城市来说,房价上涨并不可怕,楼市惨淡才影响政府收入,地方政府借人才抢夺战钻限购的空子也就成了理所当然之事。
而对中央政府来说,楼市的剧烈变动也难以接受,在中美贸易战加剧的现在,稳定才是最佳选择,地方政府的人才落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限购政策对楼市的过激刺激,可控范围内中央政府是会睁一眼闭一眼的,毕竟本次调控的目的是控制楼市,而不是打压楼市。
所以各媒体疯传的又是史上最严调控年,大可一笑了之,中央政府“非打压楼市”才是本次调控的最直白定调。当然,各地地方政府人才政策愈演愈烈的情况也必然与中央政府相违背,一方面是人才政策会缓和限购对楼市的剧烈冲击,另一方面又对调控政策造成负面影响,对此中央政府也是又爱又恨了,而人才抢夺战又是名正言顺,面对楼市调控不如意的现状,或许又会出现一轮新调控政策的集中期了,毕竟在一些地方丢掉的,总要在另一些地方找补回来了。
近期对12大城市的集中约谈或许是一个信号,但却未在楼市上涨的根本上加以抑制,所以本次调控,或许政策依然严酷,但结果依旧温和,而调控也将继续持续下去。本次调控期当然不是史上最严,但估计是史上最长周期了。